超於預期、意想不到的豐碩收穫|我在時代基金會的學思行

--

劉資豐,2024 Intern,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學生

大學生涯短短的四年,我既相信能做很多事情,卻又常常焦慮什麼都完成不了;我觀察到,越來越多同儕急於尋找一份份實習,但不是想探索職涯和個人興趣,反而是出於「不想落後於別人」的心態。這令我思考,是否應該加入這場永無止盡的老鼠賽跑?

秉持著對上述問題的好奇、同儕的競爭壓力、職涯興趣不明確的情況下,我偶然地接觸到時代基金會「未來國際經理人實習」計畫。聽許多歷屆的學長姐分享到,時代基金會的「未來國際經理人實習」和「未來創業人」是大學期間最不能錯過的人才培育計畫,其中提供許多培訓課程、業界導師人脈、企業專案實作、新創車庫、國際交流的學習機會,作為仍處探索職涯和自我的人,便毅然決定報名參加本計畫。

在這短短的一年內,我經歷了基金會育成加速器 Garage+ Taiwan 實習、擔任 SGP 計畫接待小天使、波士頓海外參訪等歷練。結論先行,我跨出了原有的舒適圈,收穫到了軟硬實力的鍛鍊、國際視野和人脈連結

鍛鍊軟硬實力

1.深入認識新創 — — 參與 Garage+ 專案組

在不同的專案組別(分別有 G+ TW、G+ SGP、MIT、Epoch School 組)都會有不同的工作內容和學習機會,基於個人興趣和未來職涯的考量,我進入了 G+ TW 組。

Garage+ 是時代基金會旗下於 2008 年創立的育成加速器,至今已輔導超過 576 間國內外新創團隊,提供一對一媒合會議、業師輔導、課程講座、育成空間、人才媒合等。

在專案組內,同仁們強調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,我們能直接面對新創執行團隊,經營既有的關係、提供團隊所需的資源,並不定期參加展會、論壇、Demo Day 等活動陌生開發新創團隊,也透過定期組會報告分享產業研究成果和新創動態。

我在過去未曾接觸任何創業知識,在加入後,對於新創、創業生態、融資方法、各類商業模式有更多的認識;經常需要針對不同產業領域的新創進行調查和報告,因此也訓練了快速的學習能力。我也開始關注不同的展會、論壇和 Demo Day,透過不同的活動來學習和開拓視野。

拜訪優智能(GoEdge.ai)辦公室
不定期新創講座和工作坊

同仁們常說,基金會就像一個小型的職場,在這裡實習,會碰到不同領域背景、專長、性格和行事風格的人,就像是進入職場前的訓練;同時,常需要面對與企業、新創團隊交流。因此,這個實習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個練習向上管理、團隊合作和與人溝通的好機會。

2.專案實作 — — 永訊智庫 新創個案分析

加入經理人計畫,將會有兩次的專案實作機會(分別為新創和企業個案分析提案),可以直接與新創的執行團隊、企業高層討論,針對題目進行分析、調查和提案。

在新創個案分析與提案上,我們的業主是永訊智庫(Sustaihub),一家專注在企業永續管理和碳盤查系統的團隊,專案題目是協助永訊智庫擬定海外市場拓展的調查、規劃和策略。

專案成員們的背景多元,來自不同學校、科系和專業背景,因此在進行專案上經常能有更多不同的視角和討論。業師也積極提供我們意見、百忙撥空與小組討論。在此專案上,我們從零開始探索一個陌生的產業領域,並透過宏觀、微觀分析來聚焦市場進入目標,並透過訪談業界內有經驗人士,來擬定市場進入策略。

我相信,對於尚未有許多專案經驗的同學,這是一個非常好練習專案實作的機會,未來也是個人經驗的加分項目。

與成員許佑凱(左一)、周以真(右一)、賴妍禎(右二)和永訊智庫執行長李振北(中)合照
訪談安侯永續發展顧問的董事總經理 黃忠正(Niven Huang)

拓展國際視野

1.參與國際級年會和論壇 — — 跨組活動

時代基金會自 1991 年創立以來,與台灣重要企業、國際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都持續進行國際產研合作和交流,定期邀請國際級教授來台參訪、交流和舉辦年會論壇;除此之外,旗下的育成加速器 Garage+ 每年也會有兩次國際新創團隊計畫招募,可以通過此機會接觸海外新創團隊和育成加速器。

對我來說,無論是跟進國際科技研發新知及趨勢,或了解各國產業脈動、國際關係等,這些都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。

擔任時代基金會暨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產研計畫台灣年會《Generative AI Shapes the Future》工作人員
擔任廣達 CSAIL 科技論壇《Generative AI for Smarter Healthcare》工作人員

2.接待國際創業團隊 — — 跨組活動

Garage+ Startup Global Program(SGP)每年春季和秋季開放全球新創報名,由全球各地數百份的申請中,選出 15–18 間優秀國際團隊來台進行為期八天的商業開發之旅,行程包含一對一會議及展覽活動。

我在本計畫中擔任小天使,事前須調查國際團隊,來台期間負責接待、行程管理和協助活動進行;負責團隊是 Calumino(澳洲,熱感測器)、Carbon Mobile(德國,新材料)、Zinite(加拿大,3D 半導體)。在此活動中,我們能夠直接與國際創業家近身相處、磨練英語溝通能力。

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國際創業家們如何找到利基市場、對主題的熱忱和技術的前瞻性,像 Calumino 發明了全球首個大眾市場應用的熱感應器、Carbon Mobile 的獨家碳纖維材料解決天線不相容問題(且發明全球首款採碳纖維材質機身的智慧手機)、Zinite 對未來晶片 3D 架構的堅持與信心。

國際創業家來台 Orientation
Farewell Party 與 Carbon Mobile 創辦人 Firas 合照

3.非常難忘且感恩的機會 — — 波士頓參訪

基金會每年都會評估學生表現和英文口試成績,遴選出 16 名學員代表出國參訪,而今年我也很榮幸獲選,以《 Building a Better World 》為主題,前往波士頓參訪麻省理工學院、哈佛大學、科技新創公司。

這是我第一次到訪美國,過去也未曾想像有機會到國際知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、哈佛大學與知名教授和新創面對面深度交流。首先,在此次參訪中,最難能可貴的是每個參訪代表都具備不同的專長、強項和特質,讓這個團隊變得特別;面對不同性質的參訪單位,大家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與問題,甚至有代表主動發起協作討論,並整理參訪單位的筆記。每晚我們都會在飯店的小餐廳裡,分享彼此的收穫與心得。

參訪代表們在圓頂建築外的合照
代表們與執行長 Josephine 彼此分享收穫與心得

在參訪中,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當地「以興趣為導向」的學習與職涯發展風氣。

此次參訪教授之一 John Guttag(麻省理工學院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 的電腦科學與機器學習教授)便是活生生的例子,他在大學期間主修戲劇與文學,卻因為與室友的打賭,接觸並愛上了電腦科學,隨後職涯也投入電子工程、人工智慧和醫療科技。他強調現代學生花太多時間計算每件事情的「成本風險」而遲遲不做出改變;生命非常短暫,勿浪費時間在不感興趣的學習上,特別是在大學期間;有些事情無法改變,更重要的是專注當下,投入精力到某件事情上,並做到最好;做得少,但做得好。

參訪代表與 John Guttag 進行深度交流

我們總認為在這些一流學府的學生都是一群聰明絕頂的人,卻忽略了他們在背後的努力、堅持和熱忱;斯隆管理學院的辦公室外白板上有一句話「The Basic Assumption: We believe that everyone in this community is intelligent and capable, cares about doing their best, acts with integrity, and wants to learn」,值得反思的是,我們究竟有沒有竭盡全力或積極主動地完成某一件事或學習,才去抱怨事與願違?另一點是,我們究竟能否在身邊周遭營造一個正向學習的環境,讓我們持續保持熱忱和動力,不忘初心?

斯隆管理学院辦公室外的白板

我相信,基金會能營造這樣正向學習成長的社群,各領域學長姐和同儕們都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,卻又能保持緊密連繫和互相支援。想在此感謝時代基金會的創辦團隊和執行同仁們,為這一份信念的堅持與努力,為社會注入活水 — — 人才、創新,提供許多難得的機會給我們。

人脈連結與學習

時代基金會自 1998 年設立 Epoch School,願景為「Building Leaders to Change the World」,至今創立超過 16 年,累積培育超過 3000 位校友,遍佈全球各地各領域專業工作。在基金會實習,常會遇到不同的企業高層、新創團隊、 產業專家人士等,透過簡單的交流對話,能夠對不同產業、專業有基本認識,甚至建立人脈連結。

Epoch School 社群是一個堅實、完整的人才互助社群,在面對不同的困難或疑問,總有學長姐能夠詢問和學習。基金會每年都會有 Pacer 制度,讓實習生諮詢歷屆畢業學長姐,解決對未來職場上的疑問和難題,並相關職位的工作內容、型態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我和佑凱諮詢了在波士頓顧問公司(BCG)擔任資深顧問的 Angela 學姐,深入探討管顧業的生態、進入途徑、所需的軟硬實力、工作內容、團隊組成,及職涯發展與規劃。Angela 學姐強調,保持好奇心至關重要,時刻追問「為什麼」,以層層找到有價值的洞察。她提到,由於每天需要完成多項任務,每個任務都有具體的成果要求,因此她不斷訓練自己快速思考、提高工作效率,並確保產出的品質。

向 Angela 學姐諮詢

除此之外,我認為在基金會最大的收穫之一,是同儕之間的學習,本屆經理人共 25 人,大家屆來自不同的學校、系級和專業背景,在專案組的合作、跨組活動、專案實作上總能互相學習,並不同的觀點來獲得啟發。日常不經意間的閒聊、午休交流,都讓我們對彼此更加了解;每個人對未來的選擇和規劃各有不同,有的夥伴目標清晰,無論是考研還是追求理想的職涯發展;有的則對人生有著獨特的見解,不隨波逐流。這不禁讓我時常思索:「屬於我的選擇究竟是什麼?」、「我所做的這個選擇,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」。

2024 年實習生的大合照

在 G+ TW 專案組上,同儕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且珍貴。過去一年裡,我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和任務,不時地聚集在 G+ 上討論工作、深夜會議和深度交流,讓我們這個團隊非常緊密,彼此之間充滿了成長與啟發。感謝主管 Leslie 對我們的學習與收穫給予高度重視,安排一系列的學習機會(例如參與新創會議、產業調查、競品調查等),鼓勵我們參與各類型的活動,也會定期進行組內分享會、一對一諮詢等。

日常組內會議(準備開會中)
G+ TW 組游,慶相遇,試圖裝酷的合照

總結來說,我在短短一年內的收穫有軟硬實力的鍛鍊、國際視野和人脈連結。我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選擇和方向,且不急於追逐那無盡的老鼠賽跑。追尋一條既有興趣又有意義的職涯道路,才是我真正應該重視的目標。

我堅信,機會是留給積極爭取和有準備的人。若你也在進行職涯探索和找出不一樣的可能性,或對國際交流、新創、產學合作、前瞻科技與技術感興趣,歡迎來了解 Epoch School 的兩個計畫「未來國際經理人實習」和「未來創業人」計畫。

一年前,我成功爭取到不一樣的學習成長機會;一年後,你的選擇會是什麼?

如果你對於國際經理人計畫、對於我的經歷有任何興趣,歡迎透過以下資訊聯絡我!

Email:zifeng.garageplus@gmail.com
Linkedin:http://linkedin.com/in/zifengliew/
Instagram:zifengliew

立即申請成為未來國際經理人:

Epoch School 官方網站:https://school.epoch.org.tw/
Epoch School 臉書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pochschooltw
Epoch School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poch_school/

--

--

時代基金會 —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

時代基金會以「推動知識經濟的橋樑」自期,接軌國際產學計劃、深耕人才、育成新創。多年來購過Epoch School、Epoch Family、Garage+,鼓勵年輕人的興業精神,多年來,超過3,000名學子受訓、上百名學子赴海外頂尖學府深造、超過80家新創企業成立,以及許許多多的專業經理人、非營利組織工作